圣日尔曼德普莱的咖啡馆
Les cafés de Saint-Germain des-Prés
作者:巴黎行人 发布时间:25/02/2008 浏览次数:230
巴黎第六区的圣日尔曼德普莱小区(Saint-Germain-des-Prés)无疑是20世纪第二次世
“圣日尔曼德普莱”是由圣日尔曼大道(boulevard Saint-Germain)、波拿巴特街(rue Bonaparte)和雷恩街(rue de Rennes)形成的一个交叉口。这个小小的街区之所以名扬全世界,除了矗立在小广场口、里边埋藏着法国理性主义哲学先驱笛卡尔(Descartes)的遗骨的教堂、隐掩在一扇扇其貌不扬的门背后的出版社、书店、画廊以及座落于波拿巴特街靠塞纳河一端的著名的巴黎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arts)之外,更主要是因为那儿的一家家历史悠久且各有特色的咖啡馆以及一大批光顾这些咖啡馆的思想、文化、艺术界名人。
在二战刚结束、法国思想文化界最活跃的那个时期,巴黎圣日尔曼岱普莱这个小交叉路口突然出现了群星灿烂、哲学家多于咖啡馆跑堂的局面;几乎可以给街角里遇见的任何一张脸按上一个让人听了景仰不已的名字:这一带的知识精英浓集程度尤如高脚咖啡杯里冒出来的气泡,以致让人产生只要到那儿转悠一下连人都会变得聪明许多的感觉。
如今,当人们一提起“圣日尔曼岱普莱”,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法国著名哲学家让-保尔·萨特(Jean-Paul Sartre)和差不多被他当成写作间与会客室的两家咖啡馆:“花神(Flore)”与“德玛戈(Les Deux Magots)”咖啡馆。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存在与虚无》(L'être et le néant)的作者萨特从1947年至六十年代中曾住在波拿巴特街42号;他在五楼的套房面临圣日尔曼岱普莱广场一侧,正好与德玛戈咖啡馆遥遥相对。据说当年萨特每次约人在德玛戈咖啡馆见面,临到约会时间,他总会先从自己家里窗口探头看一眼德玛戈咖啡馆,等要见的人进了德玛戈的门才下楼赴约。萨特住的大楼的底层,是作家杜拉丝(Duras)喜欢光顾的“波拿巴特”咖啡馆。
在那个年代,与原先著名的“迪梵”(Divan)书店(现已成为一家高级时装店)相对的波拿巴特街42号这栋貌不惊人的六层小楼,曾一时成为全球哲学朝圣的必经之地,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介入社会作家(écrivains engagés)的大本营。萨特经常在家里和他所主编的《现代》杂志(Les temps modernes)的一群作家聚会,思辨存在与虚无,抨击时政,叱咤法国知识界风云。
“花神”咖啡馆历来是一家文人雅士光顾的咖啡馆。尤其在二战后,作家在那儿写作成为一时的风尚;而且每个名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专座。萨特和他的女伴西蒙娜·德·波芙瓦(Simone de Beauvoir)的座位夏天在后面左侧,而冬天则在右侧窗下。
德玛戈咖啡馆是圣日尔曼德普莱最令人肃然起敬的一间文学传统悠久的咖啡馆。那儿用的银制茶壶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出入那儿的人都得衣冠整洁。法文店名Deux Magots意为“双人象”,而店内还依然陈列着两尊中国人瓷象。
圣日尔曼德普莱 / Saint-Germain-des-Prés
地铁/Métro:4号线“Saint-Germain-des-Prés”站
10号线:“ Mabillon”站
公共汽车 / Bus:24,39,48,63,70,95,9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