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4周年|《圣母院在燃烧》:一个从已被点燃的世界传来的绝望信号?
这是一部讲述巴黎圣母院2019年4月15日大火这一难以置信的历史事件的独特影片,一部虚构(fiction)与纪录片(documentaire)交相混杂的电影……
一个从已被点燃的世界传来的绝望信号?
[本文最早发表于2022年3月16日]
作者|巴黎行人|©法兰西360
2019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大殿的火警报警器响了。一群正在做弥撒的信徒被紧急疏散。负责安全核查的保安判断失误,弄错方向,朝与起火的大殿(nef)顶楼相反的圣器室(sacristie)阁楼跑去检查。那儿没有火情。被驱散至广场的信徒们又被召回教堂内继续弥撒。人们都以为是警报失灵,虚惊一场。然而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火焰正在别处,在大殿屋顶木构架,甚至在大殿里滋生、形成、迅速蔓延……
众所周知的结局比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都更为悲壮:巴黎圣母院那几乎尽人皆知的尖顶在人们的一片惊叫声中轰然倒塌,整座建筑在全世界人们既焦虑又不愿置信的目光的注视下险些被熊熊大火吞噬…..
据说,自那以来,描述巴黎圣母院这一悲剧的各种体裁的出版书籍已达足足一吨之重,此外,还诞生了一出“虚拟现实”剧,Netflix也已宣布将于今年秋季以此为题材推出一个系列连续剧。
几乎整整三年之后的2022年3月16日星期三,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的大手笔新片《圣母院在燃烧》(NotreDame brûle)在法国各地影院正式公映。
这是一部讲述巴黎圣母院2019年4月15日大火这一难以置信的历史事件的独特影片,一部虚构(fiction)与纪录片(documentaire)交相混杂的电影,既有侦探片的原料—到底是谁纵的火?是工地作业引发老旧不堪的电路短路,还是一个乱扔的烟蒂引发火焰?—,也有动作片(film d’action)的惊险—消防员们到底能否以及如何扑灭大火?—战争片的“底料”—例如不守纪律、但勇敢无畏,令上司刮目相看的中士(sergent)形象—,甚至还带有某种历史与神秘的悬念:救火英雄们到底能否找到打开圣母院珍藏宝物—据说耶稣曾经戴过的荆棘冠(couronne d’épines)—的保险箱的钥匙和密码,救出稀世珍宝?
尽管这些“悬念(suspense)”的“谜底”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当观众踏进影院大门的时候,他们早已对三年前巴黎圣母院大火的结局一清二楚,但是,以电影艺术手段记录和“重现”这一悲剧的过程,则给人以一种比当年在塞纳河畔或电视机前经历现场报道更为逼真、更加惊心动魄的强烈震撼……
这也可以说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电影:历史学家们可以发现影片相当忠实于现实的场景复原(reconstitution),消防员们一定乐于欣赏对他们英勇事迹的讴歌,而教会人士们见到他们的“主任教士(recteur)”肖威(Chauvet)阁下(Mgr)面对大火中的圣母院失声痛哭的场景也一定会会心一笑……
按照导演让—雅克·阿诺自己的说法,这首先是一部巴讲述黎圣母院“如何被拯救”的电影;因而,电影对“大火到底是怎么烧起来的?”这一问题虽有许多暗示但却没有明确答案便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也许是时间上的巧合:2022年3月16日,也即阿诺的影片在全法上映的同一天,《巴黎人报》(Le Parisien)公布了一项由巴黎司法警察署中央局(Direction centrale de la Police judiciaire de Paris)刑事大队对巴黎圣母院火灾进行的调查结果;这项调查的结论为:圣母院大火不是刑事纵火;但至于火因究竟是什么?该调查则没有明确的结论。
这就使得让—雅克·阿诺的影片具有更大的可信度和吸引力,观众们对阿诺影片虚构脚本的合理性更加不予置疑。
关于这部电影的缘起,巴黎圣母院失火大约半年后,法国影视业大伽“巴岱(Pathé)”集团总裁杰罗姆·赛杜(Jérôme Seydoux)建议让—雅克·阿诺拍摄一部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纪录片;阿诺没有答应,觉得纯纪录片,光靠档案图像不足以叙述这一“瓦格纳式的悲剧(drame wagnérien)”,但后来阿诺同意拍摄一部能使人们“重温”巴黎圣母院这一噩梦的长片;为此还请托马·毕德甘(Thomas Bidegain)出任脚本作者(scénariste),与此同时,让—雅克·阿诺还发起请求,征集2019年4月15日悲剧发生当晚由各种专业和业余摄像师拍摄的视频,共收到了3000多个用专业摄像机或手机拍摄的视频片断。
杰罗姆·赛杜和法国开云集团(Kering)老板弗朗索瓦·毕诺(François Pinault)是《圣母院在燃烧》的投资人兼联合制片人;影片摄制总投资3千万欧元,拍摄时间为2021年3月9日至6月11日;许多巴黎圣母院的内景都在与其风格接近的法国布尔热(Bourges)和桑斯(Sens)大教堂内完成;此外,让—雅克·阿诺还在巴黎近郊圣德尼电影城(Cité du cinéma de Saint-Denis)和布里–绪尔–马恩(Bry-sur-Marne)的摄影棚里专门用石头、石膏、木头和锡等材料原样复制搭建了巴黎圣母院的部分结构,用于拍摄,并且最后被付之一炬。
曾经拍摄过《火之战》(La guerre du feu)、《玫瑰之名》(Le nom de la rose)(也是《西藏七年》(Sept ans au Tibet)、《情人》(L’amant)和《狼图腾》(Le dernier loup)的导演)的阿诺的“玩火”技术真可谓“炉火纯青”:影片对吞噬巴黎圣母院的熊熊烈焰的渲染既使人感到火势摧枯拉朽的强大与可怕,但同时又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难以描述的美感,加之丰富的音响效果,使观众感到一种沉浸式的身临其境的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让—雅克·阿诺非常巧妙地把由演员演绎的场景与实景元素结合得几乎天衣无缝;例如,马克龙赶到圣母院火灾现场时的一组镜头用的是当时的电视新闻镜头;而当巴黎消防部队总司令戛莱(Galet)将军向马克龙请示拯救圣母院主体建筑的最后一招,即组成一个志愿者敢死队进入钟楼扑火,并特别强调:这一招如果失败,则意味着30至50名消防员丧生,总统届时将需要对此担当责任时,马克龙脸色凝重,一言不发,但却用手重重地按了按戛莱将军的肩膀,以示默许;在这一组意味深长的镜头中,马克龙则由替身演员扮演。
影片中的所有真实人物,如戛莱将军、肖威主任教士、文物总管罗朗·普拉德等等,都是由演员饰演,唯有一个角色除外:那就是巴黎市长安娜·伊达尔戈(Anne Hidalgo)。
让—雅克·阿诺在准备脚本资料时获知巴黎市长是当天最早向巴黎消防部队总司令戛莱将军打电话报告巴黎圣母院火情的人之一,于是决定在影片中加入这一情节。为此,他向巴黎市长申请拍摄许可。
据让—雅克·阿诺透露,伊达尔戈收到拍摄许可请求后,曾专门约见导演,当面向他解释了2019年4月15日火灾那天的情况,告诉他是她的办公厅主任首先发现了从圣母院方向飘出的浓烟,所以她就让秘书打电话给戛莱将军询问情况,等等。伊达尔戈市长告诉阿诺,她允许在她的办公室里拍摄。
这时,让—雅克·阿诺灵机一动,问伊达尔戈是不是愿意扮演市长这一角色,由自己演自己。伊达尔戈二话不说便答应了。
到了约定拍摄的那一天,让—雅克·阿诺还是有点不放心,怕伊达尔戈临时处理应急事件,拍不成戏,所以专门找了一个饰演伊达尔戈的备用演员。
当让—雅克·阿诺来到市长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伊达尔戈已经在接受化妆师的化妆,并对阿诺说,她已要求她的办公厅主任穿着与三年前悲剧发生当天一模一样的衣服来参加拍摄……
据阿诺说,当天拍摄很顺利,一次成功;而且也没有用他为伊达尔戈起草的备用台词:伊达尔戈似乎对三年前的这场悲剧情节还烂熟于心……
伊达尔戈在3月16日《圣母院在燃烧》正式公映前没有看过影片。然而,有影评人不无潜台词地评论说:当伊达尔戈市长看到满银幕救火车被堵在塞车的街道中寸步难移和得知火灾消息后从凡尔赛匆忙赶回巴黎的圣母院文物总管(régisseur)一辆又一辆地换残破的Vélib自行车的镜头时,她会对她管理的城市与圣母院悲剧作何感想?
当然,这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细节。
透过《圣母院在燃烧》,让—雅克·阿诺其实是想传达一个更为深层的隐喻结构:在他看来,这部影片的主角实际上并不是人们可能以为的救火英雄—巴黎消防队,而是年逾850岁的举世闻名的美人—巴黎圣母院本身;而火则是影片试图表现的敌人和恶;象征善的各种力量—如消防员、文物总管等等—却在行动中处处受到堵车、破败自行车以及种种不可测元素的阻碍,而观众以及当时在塞纳河岸边围观或在电视机前哀叹的人们在这场突如其来不可置信的悲剧中自始至终感到的则是无助和无奈……
莫非这是一个从已被点燃的世界传来的绝望信号?……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下为本站广告
2018年去巴黎旅游,第一站去了罗浮宫,第二站便去了巴黎圣母院。最早见到巴黎圣母院的模样是电影里看到的——神秘而震撼!然而当我们近距离见到这座高耸的哥特式建筑外观和繁复的内部结构便有一种由衷的折服,能工巧匠所付出的一切令人叹为观止,若天工造物一般!不由自主地按下了相机的快门,诞生了美篇:《巴黎圣母院》(一)、(二)
您很幸运,见到了悲剧之前的巴黎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