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廷圣母 》背后的故事

拉斐尔的杰作《西斯廷圣母》今天收藏在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宫的古典大师绘画馆。这幅作品优美深情,感染力巨大,是公认的拉斐尔圣母像中的杰出代表。

 

frc 3bd820fa7154c12a7dc6dd2d905e0933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1512-1514年 

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 德国德累斯顿

 

参观的人群穿过一个个展厅,走到这幅画前时,所有的喧闹顿时消失了。这幅画有一种魔力,无声地直击人心,它令所有的观众屏住呼吸凝神静气。嘘,仔细看 

 

我们仰望云端,绿色的帷幕拉开了,优雅美丽的圣母踏着云朵,乘风而来。微风吹起她的头纱、裙裾,她臂弯里抱着小耶稣,似乎深情地想向我们介绍她的孩子,甚至托付给我们。陪侍一旁的圣芭尔巴恭顺地扭转头垂下眼帘,另一侧的圣希克斯图在圣母无比高贵的风度气魄震慑下,略显惊慌。画家用高超的短缩法描绘出他的一只手正向画外指着,想要指给圣母前方的什么。

整幅画面运用了稳定的金字塔形构图,平衡端庄和谐,同时又因圣母与两位圣徒的细微动作使画面生动了起来,充满了活力。

 

众神下凡来,他们踏在绵软洁白的云朵上,若仔细看,你会发现圣母背后的云朵是一个个天使的脑袋组成的。画面最下方趴在云端的两个调皮小天使令我们倍感亲切。他们的眼睛往上翻看,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圣母。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两个小天使了!画面左下角放置的是教皇高高的冠冕,提示我们教会是人间与神界的联系。

 

无数文章里强调西斯廷圣母的美丽温柔,说她是一位充满真情实感的人间母亲。其实这些不用再重复了!拉斐尔的每一幅圣母像都美丽优雅、洋溢出的母爱举世无双!我们还是把注意力放在观察这幅圣母像跟其他的拉斐尔的圣母像有什么不同。

 

frc 8f49dbb90df22f9a3441d622a7d9b790

仔细看圣母的眼睛和脸部表情,你会发现这幅圣母像与众不同,你能感觉到她大大的双眸里充满着忧伤,与抱在怀里的有些茫然害怕的小耶稣的表情互为映照。母子俩不像在大部分作品里那样相对视或母亲的目光追随着孩子,这一次母子两人都将目光投向画外,但似乎也不是望着观众。

 

《西斯廷圣母》到底想表达什么?我们又感受到什么

 

要理解这幅画,我们必须了解这幅画的创作背景。

 

1512年,勇猛躁动的战神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终于将法国国王路易十二的军队赶出了意大利半岛,北方的皮亚琴察(Piacenza)被纳入教皇国的统治范围。某种程度上为感谢这座城市的归顺,他向在罗马的拉斐尔订制了这幅圣母图,赠送给皮亚琴察圣西斯特教堂(Eglise Saint Sisito)的修士们。这座教堂原本就是供奉圣西斯特(Saint Sixte)与圣芭尔巴(Sainte Barbe)两位基督教早期的殉难圣徒的,所以这幅圣母像被习惯地称为西斯廷圣母 (意大利语为Madonna Sistina 或者 Madonna di San Sisto)。

 

frc ee71a0a9dc133311e33cbe4f03c66bf8

拉斐尔《尤里乌斯二世》 1511年 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当时这幅大画被安置在祭坛墙上,修士们做祈祷仪式的区域是被包围隔离起来的,隔离的围栏正上方就树立着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拉斐尔画中表现的就是圣母与小耶稣远远地望见十字架的场景。

 

圣母乘风踏云而来,她远远地望见了那个十字架,她已看到了爱子注定的未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悲剧前途。所以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忧伤。小耶稣也远远望见了十字架,所以他孩童的眼睛里有一丝惊恐和害怕。母亲继续抱着他往前走,母亲已坚定信心,决定将小耶稣送向人间,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

 

这就是西斯廷圣母传达给观众的强烈崇高的情感。凝视圣母的眼睛,你能读出她的悲伤与奉献牺牲的决心。拉斐尔的天才描绘传达出了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这就是为什么无数人在画前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动!无论你是否是基督信徒,你都会被击中内心。这不是肤浅的表面的美丽和优雅,这是触及我们灵魂深处的美与善的化身。当还意识不到为什么的时候,无数人已泪水夺眶而出。

 

frc 8d69170c0f1c024288226f68621ddc8f

画中每一处的描绘都是美,都是优雅。颜色和谐动人,动作自然大方。有一个朋友曾脱口而出一句通俗易懂的: 说不出拉斐尔的画为什么这么美,反正就数他画的圣母最会抱孩子!抱的姿势就是自然舒服!

 

这就是天才拉斐尔了不起的地方,他将强大的观察力转化到了画作中,一切都好像那么轻松自然,不露痕迹。正如画面下方那两个调皮可爱的小天使,有人说他的灵感来自到他画室里东摸西看、好奇的两个孩子,也有人说是他在面包店遇到两个眼巴巴望着香喷喷面包的可爱孩童……

 

frc 8ff476e6065e642d93a961d84c47f460

 

此画完成于1514年,是拉斐尔最成功的一幅圣母像。画家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母性形象,不仅仅是美丽和温柔。正是拉斐尔的天才功夫将这种大爱传达给了我们每个观众。

 

这幅《西斯廷圣母》又是怎样来到德国呢?你肯定好奇想知道。

 

18世纪中期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三世(Auguste III) 像他父亲一样,四处收购欧洲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他决心用艺术品来提升自己国家在欧洲强国中的地位。他年轻时“壮游”全欧洲,见多识广。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宫就是他在法国见识过凡尔赛宫后模仿建造的一处宫殿。

 

frc 5a32d081a8d0f2177c17ec803a44fb1d

Louis de Silvestre

《帕拉丁公主将奥古斯特三世引荐给路易十四

1715年 凡尔赛宫

他推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一心想得到一幅拉斐尔的作品,但非常难买到。他命在意大利的艺术代理人仔细搜寻财政有困难的拉斐尔作品的主人……这个办法灵!代理人发现了皮亚琴察的圣西斯图教堂经济拮据,就不失时机地表示愿意帮助他们,提出购买这幅拉斐尔的作品……

 

经过四年艰难的谈判,奥古斯特三世支付了高昂的价格,1754年,《西斯廷圣母》终于来到了德累斯顿。

 

frc fc3777eb5df1a5c9f6b720d980566e47

Adolf von Menzel 《萨克森大公收到西斯廷圣母》

1855-1859年 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 Nuremberg

 

这幅画对后代的德国文化艺术界影响巨大。温克尔曼、歌德、席勒、黑格尔、施勒格尔、瓦格纳、尼采均对《西斯廷圣母》有极大的兴趣,德国浪漫主义流派几乎从《西斯廷圣母》的强大艺术感染力中得到启发,认为艺术可以被提升到宗教的高度,可以改良人心、有益于社会。

 

一百年前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正是继承了这种思想。

 

1855茨温格宫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西斯廷圣母》就吸引着世上无数参观者和感动赞叹的目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幅画连同其他艺术珍品被转移隐藏到一个废弃的铁路隧道里,1945年苏联红军发现了这幅画,作为战利品运回莫斯科。一直到斯大林去世后1955年苏联政府才决定归还这批战利品。归还之前,这幅画在莫斯科举行了盛大的为期三个月的展出。

苏联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1955年的一段话可能能帮助我们理解《西斯廷圣母》的崇高内在精神。这段话描绘了《西斯廷圣母》是怎样来到莫斯科的 。

 

“ ……1945年春天,圣母见到了北方的天空。她不是客人,也不是过路的外国人,她来到我们当中,与士兵和司机一起,走在被战争碾压得千疮百孔的道路上,她与我们生活在一起,与我们同时代。她熟悉这一切,大雪、秋天寒冷的泥泞路、士兵的瘪饭盒和清汤寡水的汤,以及黑面包皮上的烂洋葱头。她与我们同行,一个半月在嘎吱作响的火车上颠簸,她梳理了小圣婴柔软而脏乱的头发。她见证了一个集体化时代的到来…… ”

 

直到今天,俄罗斯的游客还是格外喜欢到德累斯顿来欣赏这幅杰作。

 

今年欧洲各国纪念拉斐尔逝世五百周年,在这纷扰嘈杂的2020年,我们来静静欣赏一下《西斯廷圣母》吧,其中的崇高精神和力量要靠我们自己去细心体会。

海霞写于2020年8月13日巴黎

06 Haixia 900x383

【本内容原创作者为 海霞,首发于 “海霞艺术讲座”公众号,本站经原作者授权转载】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error: 此内容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