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法国人在伦敦,或一个伦敦人在巴黎

frc d58f0372b18cb70f9cde7c9723634064

今年疫情中巴黎最受瞩目的特展当属奥赛博物馆的詹姆斯·第梭的回顾展,参观日期已经延长至9月13日了,在巴黎的艺术爱好者要抓紧时间了。

 

正如标题所示,L’ambigu moderne,这是一个“暧昧、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现代派画家,不好定义归类他的流派和风格。

你可能会问: 谁是詹姆斯·第梭 (James Tissot)

是的,当年炽手可热的詹姆斯·第梭基本被人遗忘,今天西方艺术史上他的位子很边缘化。

 

他是谁他完全是与印象派同时代的画家,比莫奈大四岁,生前与马奈、德加、惠斯勒关系都很好。当年的他非常走红!无数达官贵人请他画像,或争相购买他赏心悦目的现代风俗画装饰客厅。晚年又以圣经插图名声大噪。他的职业生涯可谓一帆风顺、生活优渥。他走了一条看似现代又保守、难以划分流派的特殊艺术道路,生前同行们羡慕他事业的成功,只可惜去世后他很快被人遗忘。

 

frc eafdfaef83142a97b541407d291d6233

德加《詹姆斯· 第梭肖像》 1867-1868年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这是当年好友德加为他画的像。画中的他一副潇洒倜傥的模样,正踌躇满志地寻找着通往现代的艺术道路。

 

他是法国人,1836年出生在大西洋边南特这座城市。他原名叫雅克·约瑟夫·第梭(Jacques-Joseph Tissot),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法国名字,但不知为何从小家人就喜欢叫他詹姆斯,一个英伦味儿十足的别名。是的,一切都注定未来他要与英国结下不解之缘。

 

他的父亲是成功的商人,在南特经营着一家布料时装商店,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从小上的都是耶稣会办的学校,这些成长背景都对他未来的艺术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生于1836年,卒于1902年,他的艺术生涯主要是在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以及普法战争、巴黎公社失败之后的第三共和国时期。

 

是的,他经历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高速发展的时期。变革的时代、新思想层出不穷,他跟所有当时的艺术家一样,都在寻找现代化,走一条与传统学院派不同的新道路。

 

20岁到巴黎学画,考进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在学院的画室里,他认识了德加(Edgar Degas,就是后来画芭蕾舞女出名的德加),结下了三十年的友谊。他还跟从美国跑来的惠斯勒(James Whistler)是朋友,两人一起到卢浮宫临摹名画。

 

那时候马奈刚刚用惊世骇俗的《草地上的午餐》、《奥林匹亚》刺激过学院派的老学究们,詹姆斯跟别的小年轻一样,对大哥马奈充满仰慕之情,跟马奈走得很近。

 

他最早尝试画了一些宗教历史画,如圣经题材里的《浪子回头》。这是对当时红极一时的比利时画家Henri Leys复古风格的模仿, 他少年时代曾在比利时上过教会学校,对弗拉芒画派及德国画家卢卡斯·克拉纳丢勒的风格都很熟悉。

 

frc de22df54f90682ad5092f7c29ea9b90c

《浪子离家》1863年 巴黎小皇宫

frc 488c215325d4c2b058797928fd1185f1

frc f6163fb57da3c76f73817617074f667a

《浪子离家》局部

他这类复古的历史画在当时颇有市场,著名的金融家 Emile Pereire 买过他类似的作品,艺术品市场往往是这样,只要有一个名人带头买其他的也都跟着买。果真不假,其他银行家新贵如 Fould Oppenheim家族也纷沓而来。

他不断观察摸索市场行情,运气也好,一上来送到巴黎官方沙龙展上的作品就被接纳了,比马奈和其他印象派哥们的运气都要好。

 

1864年沙龙展上,他的《两姐妹》和《L.L.小姐》两幅作品受到好评。

 

著名评论家 Théophile Gautier在报刊上热情洋溢地写道: “今年,第梭先生走出了中世纪,来到了我们的时代

 

frc 5937262a777c2d4c043be19a036cca00

《两姐妹》1863年 奥赛博物馆

frc 0e493b2fdfec876ce6bec85d61efe10f

L.L.小姐》1864年 奥赛博物馆

 

这似乎是两幅肖像画,其实不然。第梭很有商业头脑,这两幅画其实是他找人来给他当模特儿画成的,并不是哪位客人向他定制的真正肖像。他希望有人找他定制肖像,所有他就自制”肖像给观众看: 我的肖像多么美!要么在户外的自然风景前,要么在温馨的室内。放松大方,一点儿也不拘谨严肃跟以前学院派的那种中规中矩的肖像不一样吧,比他们的更现代派吧

他对前辈安格尔充满敬佩之情,能看出《L.L.小姐》对安格尔的人物肖像的模仿: 都是坐在镜子前,都是以四分之三侧面望着观众,双手尽量放松地摆放……

 

frc 68df1cdf2faebd177a74a8843ae714a7

安格尔 左:Moitessier夫人》1856年 

:Senonnes夫人》1814年

 

但的确又比安格尔的人物肖像要现代派,不那么拘谨高高在上了,穿着欧仁妮皇后从西班牙带来的boléro样式的短小精致小外衣,红色上衣和蓬蓬黑裙的对比非常醒目。室内的壁纸装饰和家具小物品很有小资情调,女孩好像随意地斜跨着坐在那里,裙下不经意露出了一只室内便鞋。

 

所有这一切都很符合工业革命时代希望摆脱规矩束缚的新贵们的口味。

他这种有意识地打造自己风格形象的“营销”手段很见效这两幅作品为他打开了知名度,他的轻松不呆板的肖像风格赢得了很多银行家、布尔乔亚阶层新贵的青睐。订单接踵而来。

 

《米拉蒙侯爵一家》是他很成功的一幅家庭集体肖像。

 

frc 453b330037c16c72856ffb0850f0251f

米拉蒙侯爵一家》1865年 奥赛博物馆

 

画中Miramon侯爵一家呈现出上流社会阶层的新风貌,不再是呆板严肃的模样了,侯爵一家像普通的布尔乔亚阶层一样,很自在放松地待在自家的花园里。侯爵先生穿着马裤长靴休闲装,很随意地坐在矮墙上,手里摆弄着他的马鞭。侯爵夫人也将自己如洋娃娃般的孩子抱在怀里,旁边放着一个切开的大梨子,好像刚刚在给孩子切水果,而不是由佣人代劳。另一个大点儿的孩子蜷曲着腿随意坐在椅子上,大黑狗也乖巧地入镜,多么和谐放松的新贵族形象。

 

他们的身后是树林,提示我们这是他们自己的领地……很讨巧的画面处理法。

 

米拉蒙侯爵看来很满意。不久,在他的引荐下,第梭拿到了一个大订单:《王家大道俱乐部》,就是下面这幅。

 

frc 49c9853020b46585343a0d85db5c1e18

《王家大道俱乐部》1868年 奥赛博物馆

 

这幅画中十二个人全是第二帝国时期有头有脸的上流社会人士,或是老贵族,或是银行界新贵。一群真正的高富帅,掌握着第二帝国经济命脉的人物。普鲁斯特的著名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人物Swann先生正是以画中最右边的Charles Haas先生为原型的。他们聚会的俱乐部所在地、画中的大露台就是今天巴黎协和广场上的Coislin公馆,今天的克利翁豪华大酒店。

 

您可以点击放大来看,画中的十二人动作姿态各异,衣着考究帅气,或站或坐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当然你可以批评说他们彼此之间好像没有太多眼神和动作的交流,那是因为第梭借助了每个人的照片来完成了这幅大画。现代照相术已经蓬勃发展,当时的不少画家会借助这项新技术来帮助完成作品。

 

他们当中的每个人出了500法郎,共6000法郎向第梭定制了这幅大画,他们约定用抽签的方法决定谁来保存这幅画,Hottinguer 男爵(坐在长沙发上中间、络腮胡的那位绅士)幸运地抽到了这幅画。他们还约定保管人去世后要交给其他俱乐部成员轮流保管,但问题是Hottinguer男爵活得最长寿于是这幅画就一直保留在他的家族手中,直到2011年奥赛博物馆从他后人手中以四百万欧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画。

 

米拉蒙侯爵也在画中,就是坐在长沙发上左边、手托下巴的那个。

 

同时期的莫奈等印象派画家一幅画也就顶多卖到100法郎,可想而知第梭在当时是真正的时代的宠儿。

 

他很有经营头脑,整个19世纪60年代,他还不断将画作送到英国伦敦参加沙龙展,他已结识了英国的拉斐尔前派画家,这个画派的代表人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很欣赏他,称他是深谙日本艺术的法国艺术家,此话不假,第梭的确对日本的浮世绘、服饰及装饰品极为喜爱。从他的画作中即可窥一斑。

frc 2f333bc1cb4ca253a3f1e054057082d8

《欣赏日本装饰的年轻女子》1869年 辛辛那提美术馆

 

同时,他还定期为伦敦的Vanity Fair 名利场杂志绘制漫画插图,这些都为他日后的伦敦生涯做好了准备。

 

他还画赏心悦目的风俗画,比如这幅“春天”,色彩明亮优美,非常讨人喜爱。我们今天挂到客厅里一幅这样的作品,不也是视觉的享受吗?这就是当时布尔乔亚阶层所喜爱的风格。第梭不仅仅是艺术家,他还是嗅觉敏锐的商人,他明白客人喜欢什么,所以他能走红。

 

frc 3aff5fc52ee98e5c77bc44882b7c1f02

《春天1865年 私人收藏

他的事业很红火,1866年,同时期的印象派画家还吃不饱饭时,他已在今天巴黎凯旋门旁边的福熙大街(当时叫皇后大街)买下一块地皮,建造自己的豪宅。第二年,他离开了拉丁区波拿巴街,搬入了布列涅森林边上的新豪宅。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英勇作战,当普鲁士军队逼近巴黎时,他与马奈、德加等艺术家一起并肩作战,他还参加了巴黎公社革命,虽然没有像画家库尔贝那么积极激进。1871年五月流血周后,形势急转直下,6月他突然选择离开巴黎,前往伦敦。

几年后,他制作了很多回忆纪念战争的版画,残酷的战争和革命逼他“逃”到了伦敦。从此他开始了11年的英伦生涯。

 

当时很多法国艺术家如莫奈、毕沙罗都在伦敦流亡,画商保罗·杜朗·卢埃尔(Paul Durand-Ruel )也在伦敦,这位画商与印象派的交往拉开了序幕,在以后的30年岁月里,这位雄心勃勃的画商将一步一步把根本不被看好的莫奈、雷诺阿、德加等印象派画家推上历史的中心舞台

 

当时在巴黎的德加经常给第梭写信,1871年秋天的一封信中,德加直截了当地问道:“给我点儿建议吧,怎么我也能在英国赚到钱?” 是的,那时候第梭是人人羡慕的成功者。

 

frc 7d1a78b2ad12a1e576f8b9595253b53d

《伦敦的游客1873-1874年 西班牙Toledo美术馆frc 20d3d4a6d6e4a9b238e072f9e46f6a7b

 《泰晤士河》1875年 The Hepworth Wakefield

frc 1f490ef21ee756d93af0fe6eb2631e1a

甲板上的舞会》1874年 伦敦泰特美术馆

frc dd2ec2c557f69003c5eadaf454153496

《最后一晚》1873年 Guildhall Art Gallery, Londres

 

他画了很多泰晤士河上或岸边的景象。他喜欢画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船,喜欢观察维多利亚时代形形色色的伦敦人。在那个照相机已经发明了的时代,他继续用细致精确的笔触去描绘伦敦人。他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些精细繁复的衣饰,褶皱、花纹和光泽。童年时父亲的时装衣料商店使他对时尚非常敏感,他的画今天看来就是一部19世纪后半期的时装史。

 

他是维多利亚时代外来的观察者和讲故事的人。

 

frc 9b3ca04011753e44f4e1a0c888b92b0c

《朴茨茅斯 或 HMS Calcutta》1876年 伦敦泰特美术馆

frc f92873cf3ca020f1cf21e52a52e92735

朴茨茅斯造船厂》1877年 伦敦泰特美术馆

frc d74c2c88ae71153c6ae61fef97338a99

《Mathilde Sée 夫人肖像》1888年 巴黎小皇宫

 

他上流社会的客人和朋友多,他常用一丝不易察觉的讽刺和幽默去观察和表现这些华丽场所。他爱去调侃规矩多受约束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

 

frc 42fa82e3756eeac988ebddacff9d4bc9

frc 2ecd5aad5b33852a7c3a82318601cbcd

到早了1873年 Guildhall Art Gallery , Londres

 

这幅画很有意思,这位老先生带女儿们去参加一个盛大舞会,要让女儿们见见世面,说不定能撞上一门好姻缘。但第一次涉足这光鲜的场合,不懂规矩,竟然到早了。乐队正在准备,女主人正在交代乐手们,哪里顾得上关照他们连靠在门框上制服笔挺的仆人都面带不耐烦!哦,老父亲的尴尬……

 

frc 2732260575cf197f9618bdecc9e63238

一封信》1874年 加拿大渥太华美术馆

frc 1be39560496314cbf8b2479f310cca7c

一封信》局部

 

这幅《一封信》意味深长!美丽的妇人在铺满苦栗树叶的花园草坪上,神情淡淡地将一封信一点点地撕碎,纸屑像白蝴蝶般随风翻飞。远处的侍者似乎察觉到什么,或者他就是送信人。画面弥漫着一种与秋风秋景相搭配的心理描写和情绪。画面甚至像一个电影场景,虽然那时电影还未被发明出来。

 

1874年春天,德加给第梭写信,邀请他回巴黎参加他们在纳达尔摄影工作室的第一次联合画展,官方沙龙不给他们机会,他们下定决心要单干了!

 

第梭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英国市场太好了!他跟拉斐尔前派的画家关系处得很好,伦敦上流社会的都找他画画,这时候回巴黎跟穷哥们混,太不值得了!

 

巴黎的那次画展上,莫奈展出了他那幅让评论界笑掉大牙的《日出印象》,印象派从此正式得名。在英国一帆风顺的第梭订单接不完,哪里会去在意这次不起眼的小画展!

1875年,一个年轻他18岁的年轻姑娘走进了第梭的生活,她叫凯思琳·牛顿(Kathleen Newton)。她是一个离了婚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在那个讲究道德风化的维多利亚时代,这是个没有身份地位的女人。第梭很迷恋她,很快她就搬进了他在伦敦的豪华花园宅邸。随后的7年间,第梭的无数作品中都能看到她美丽的身影。

frc 72b20d7c6f3a4f023cac73c4c037d036

《槌球》1878年 Art Gallery of Hamilton

frc ff0de2d4e0fc5902ce5f32445637e830

《打阳伞的女子》1878年 Gray, Musée Baron Martin

frc ff627d8397ba6312e96c7a6a46499b8f

frc 7546adcff6f9c7ab75336af604baad1e

《十月》1877年 蒙特利尔美术馆
 

这幅画里,美丽的凯思琳身穿精美的黑上衣、紫色的褶皱花边裙子,上衣的刺绣花纹立体感很强,令人过目不忘。她略微弓着上半身,对我们回眸深情一望,就走进金色的树林里去了。她双手提着裙子,露出小巧美丽的鞋子,这个动作给观众留下了很多遐想。金秋的背景烘托出她深色的、蜿蜒有致的优雅身影,美丽、诗意又惆怅。

 

第梭跟英国拉斐尔前派的画家接触密切,他此类唯美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与拉斐尔前派的唯美古典女性实质上并无太大差别,只是他表现的是现代派理想女性,穿着时尚动人。

 

这也正是后人所诟病的,他的作品仅仅满足于表现外在的理想唯美,缺乏思想上的深度挖掘。这些特点影响了他后来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frc e3ada37777129b12ed8681d267cf29ba

《假日》1876年 伦敦泰特美术馆

他对秋天的风景独有情钟,画过很多优美的秋天黄叶落满地的景象。流亡在英国的欧仁妮皇后也请他画过一幅,第梭将昨日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后及她的独生子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一幅秋日的枯叶美景图里。

 

frc 31617e86d0df0c148348cbec10b6ea28

 《欧仁妮皇后和儿子1878年 法国Compiègne城堡

这幅画后人看起来充满了惆怅,因为欧仁妮皇后唯一的这个独生子第二年就在南非遭杀害去世了。

 

和恋人在一起的生活是宁静美好,凯思琳带来的两个孩子也经常闯入他的画面。此幅画中凯思琳正在安静地看报,孩子们在宽大的客厅里捉迷藏。

 

frc ce74ee5b725ce0c318ebce0d10a04448

捉迷藏》1877年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可惜这美好的日子并不长久,凯思琳不久就染上肺结核,第梭的生活节奏都要配合她的治疗。

 

frc 3bc956e0a56666ecea52537aefaa4fb8

《夏夜 或 梦中人1882年 奥赛博物馆

1882年11月9日,在长久的病痛折磨后,年仅28岁的凯思琳离开了人世。一周后,悲痛不已的第梭返回了他离开已11年的巴黎。

 

离开巴黎这么久,他希望重新赢得法国公众的心。为此,他用了两年时间精心创作了15幅大画,命名为《巴黎的女人》系列。他想表现巴黎的现代化,巴黎女性的高雅魅力,但法国公众似乎并不买账。

frc 515c9b7363eb5a9ef4b2296657da6dce

《野心勃勃的女人1883-1885年 Albright-Knox Art Gallery à Buffalo, New York

frc 63a1d06f2e52d02cdbf3cf549a6dd6db

《外省的小姐们1883-1885年 旧金山 私人收藏

frc 32fb60fb1f8edde5d4519591647ebae7

女店员1883-1885年 Toronto, art Gallery of Ontario

frc e1c041a24bd693b2b2ab43e4dc5b5463

女艺术家们1883-1885年 Norfolk, Chrysler Museum of Art

 

巴黎人不欣赏这纷繁复杂、花边满天飞的风格,认为这些都太英伦风格了。一个叫Albert Wolff 的评论家毫不客气地在费加罗报纸上说: “依我看,这个冒牌英国人已经不是法国画家了

 

他开始沉迷于宗教与通灵术,他深深怀念着他逝去的红颜恋人。1885年5月,他回伦敦,求助于一位神秘的通灵术士,希望用“招魂术”再“见到”他心爱的恋人。当时19世纪末欧洲很流行这个,就连年老的大文豪雨果,也曾尝试跟早已离世的女儿“见面”。

 

朦胧中,他似乎真的“看见”了旧日恋人。回到巴黎后,他创作了这幅神秘的画。

frc b1bb4e1a0a24341a189444bfae3ccf92

《幻影》1885年 Chennecey-Buillon 私人收藏

 

不久后他又在巴黎圣绪尔皮斯大教堂遭遇到某些“神启”,从此他彻底“醒悟”,决心将余生奉献给宗教题材的创作。

 

他重拾年轻时的《浪子回头》题材,绘制了一系列的作品,用现代的场景来表现圣经中这个著名故事情节。

 

frc 73006a31ae68bf86d2b68b7df51d49d2

《浪子回头》1880年 法国南特美术馆

他先后三次深入中东巴勒斯坦地区及埃及旅行,对当地的地理地貌、生活习俗、建筑、服饰、生活场景做了无数的写生和研究。他绘制了365幅水彩画来表现耶稣基督的一生。这些绘画在巴黎、伦敦、美国及加拿大展出后引起了极大轰动。1900年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画6万法郎的高价买下了这批作品。这些画后来被制成版画为第梭带来了巨大财富。

frc c27964f808de29cd7eae39277ff9c6c1

《约柜穿过约旦河1896-1902年 

New York, The Jewish Museum 

frc f22215458deeb4a2dfa672517ca6ae22

《耶稣独自登山祈祷》1886-1894年 布鲁克林博物馆

 

人生最后两年,第梭又绘出了约200幅圣经旧约插图,他死于1902年8月8日,法国东部离贝藏松不远的家族城堡。

 

一个游走华丽名利场大半生的风流潇洒人物,最后十五年,回归宗教的虔诚与安宁。

他死后两年,1904年,一家巴黎的出版社采用他的精美插图,出版了一套豪华版圣经,在书的后序里印着他预先写好的一段话: “您,翻阅了这本书的人,或许偶然受到了感动。合上这本书,请祈祷: 主啊,怜悯制作这本书的人。让您的光照亮他的灵魂,请让他安息,阿门。”

 

海霞写于2020年9月7日巴黎

 

06 Haixia 900x383

 

【本内容原创作者为 海霞,首发于 “海霞艺术讲座”公众号,本站经原作者授权转载】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error: 此内容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