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1864年,丹麦绘画的黄金时代
巴黎的博物馆因疫情关闭已经快五个月了,这令我们错失了很多精彩特展,的确不无遗憾!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去年十月我在巴黎小皇宫参观的一个展览:《丹麦绘画的黄金时代1801-1864年》。这是一个不常见的展览主题,独具特点和魅力!值得了解。
我们似乎很少关注北欧的绘画艺术成就,为了这次特展,瑞典国家博物馆(Nationalmuseum de Stockholm)、丹麦国家美术馆 (SMK) 慷慨出借了两百余幅作品,借此机会我们能窥看到一些北欧民族的历史发展、民族特性及其社会价值观。
这次特展专门针对19世纪上半期丹麦绘画的“黄金时代”,何谓“黄金时代”?一提到这类词,我们马上会联想到商业的繁荣、国家的富强等历史背景。其实不然,丹麦19世纪上半期完全是忍辱割让领土,政治军事和经济完全陷入低谷的时期。
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席卷全欧洲,丹麦挪威是一个联合王国,他们一开始选择了中立立场,但与拿破仑为敌的英国不能容忍此局面,1801年,英国击败了丹麦的海军,严重影响了丹麦的海上贸易。1807年,英国海军又轰炸首都哥本哈根,丹麦海军全军覆没。两次打击迫使丹麦选择站队,它选择了与法国拿破仑结盟。但不幸的是,它又站错了队!1814年,拿破仑战败退位,瑞典又趁机从丹麦手中抢走了挪威。
艾科斯伯格《赫尔辛格港口的舰船》
1828年 SMK
Martinus Rørbye《哥本哈根的监狱、市政厅与法院》1831年 SMK
Sally Henriques《哥本哈根的集市广场》
1844年 SMK
政治军事上的重创迫使丹麦从航海国往农业国转型,土地的所有权逐渐从君主和贵族手中转向普通人民,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1848年,在全欧洲的民主运动影响下,丹麦从绝对君主制和平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当时,南部两个附属领地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局势动荡,在邻国普鲁士的干涉下,这两个领地要求独立。很显然丹麦在军事上不是普鲁士的对手。1864年,普鲁士更是联合奥地利出兵干涉,同年,这两个地区分别割让给普鲁士和奥地利。
Frederik Vermehren 《荒野上的日德兰牧羊人》1855年 SMK
这是屈辱的六十年,是动荡不平静的艰难时期。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丹麦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政治上的苦闷促使艺术家不约而同地思索寻找北欧人的文化根源,重建自己的身份认同。丹麦的艺术出乎意料地进入了一个创作繁荣时期。当然,这也跟中产阶级的倔起和壮大有着密切关系。
艾科斯伯格(Christoffer Wilhelm Eckersberg)是这个时期丹麦最重要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他年轻时游历法国、意大利,先在法国生活了三年,在巴黎新古典主义大师大卫的画室里受到了严格的训练。
ChristianAlbrecht Jensen 《画家艾科斯伯格》1882年 SMK
艾科斯伯格《Arcueil 的高架引水桥》
1812年 私人收藏
在当时,“壮游”意大利是学艺术的学生的最大梦想,漫长的学院学习后如果能在竞赛中脱颖而出,拿到公费奖学金去意大利留学是所有艺术家梦寐以求的。
Constantin Hansen《丹麦艺术家在罗马》
1837年 SMK
这张集体画像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名有姓,这是丹麦艺术家们在罗马的一次同乡聚会。六个画家正在聆听坐在地毯上的建筑师讲述他的希腊与土耳其之行。
Constantin Hansen《罗马Vesta 神庙与广场》1837年 SMK
艾科斯伯格《从斗兽场眺望罗马城》
1815年 SMK
罗马及意大利半岛上的宏伟建筑、壮丽废墟、神话传说依然是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源泉。
艾科斯伯格《俄狄浦斯与安提戈涅》
1812年 SMK
Heinrich Eddelien《绘画的起源》1831年 SMK
在意大利的三年里艾科斯伯格更是爱上了在户外写生作画。其后他返回哥本哈根,1818年被聘为皇家美术学院的教授。他的绘画以历史、风俗、风景、人像为主,他是丹麦绘画黄金时代的奠基人,后来的很多优秀画家都是他的学生,如Christen Købke、Martinus Rørbye 、Constantin Hansen 、Wilhelm Bendz 、Wilhelm Marstrand、 Ludvig August Smith 等最具代表性的丹麦画家。
Ludvig August Smith《梳辫子的女子》
1839年 瑞典国家博物馆
在风景画创作方面,他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他们前往哥本哈根郊外旅行和写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寻找美和“真理”。
那个时期的画家通过对丹麦的山川河流、峡谷、废墟、森林的描绘来表达一种爱国情感,寻找一种文化身份定位。比如他们用青翠的山毛榉树林来代表资产阶级的新生力量,要求社会变革,反对保守的绝对君主制,寻求进步的公民社会。
Peter Christian Skovgaard《五月的山毛榉树林》1857年 SMK
Christen Købke《Sortedam湖》1838年 SMK
1830至1840年代更是有一股斯堪的那维亚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丹麦艺术家为了对抗德国日耳曼文化,有意识寻求向挪威、瑞典靠拢。很多挪威、瑞典的画家、雕塑家来到哥本哈根美术学院学习。在创作主题上,希腊罗马神话逐渐被北欧神话故事和人物替代。
Constantin Hansen《海神埃吉尔Ægir的宴席》1857年 MSK
这个时期,反映民族情感的宗教和历史建筑绘画、田园牧歌式的农民生活劳动习俗画大受欢迎。
Christen Købke《腓特烈城堡的一个小塔》1833-1834年 丹麦设计博物馆
Jørgen Sonne《田野风光》1848年 SMK
在肖像画中,大量的订单来自这个时代新兴的市民中产阶级,而非昔日的王室贵族。知识分子、高级公务员、商人、医生都是积极的肖像画订购者。而且,他们喜欢订购家庭的集体肖像画。
丹麦人是普遍信奉路德宗的新教徒,他们重视家庭和工作,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家庭是成长、受教育的场所,不论对儿童还是对成人。他们认为通过幸福、简朴、有序的家庭生活,才能培养出自律、理性,对社会有奉献精神的合格公民。
Wilhelm Bendz《Waagepetersen一家》
1830年 SMK
艾科斯伯格《Nathanson 一家》1818年 SMK
Wilhelm Marstrand《Waagepetersen一家》
局部 1836年 SMK
丹麦绘画的家庭场景中,我们经常看到女人们在编织羊毛袜。天气寒凉的丹麦可能的确需要很多羊毛袜,但它更象征着养育很多的孩子,对家庭和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责任感。
这是丹麦画家们对日常家庭生活的礼赞,这种亲密温馨的“市民艺术”及其价值观,被后代的画家们继承发扬,成为今日丹麦文化的根基。
Emilius Bærentzen《家庭肖像》1828年 SMK
这次展览中还有很多儿童的肖像,单人的或好几个兄弟姐妹一起的,非常温暖动人。
Constantin Hansen《小姑娘 Elise Købke 》1850年 SMK
Constantin Hansen《艺术家的两个女儿》
1861年 SMK
Christian Albrecht Jensen
《Puggaards 家的三个孩子》
1827年 Collection Nivaagaard
突然想起著名的安徒生就是这个“黄金时代”的一位童话作家。那时的现实生活中儿童的夭折、穷困时常有,安徒生就出身微寒。《卖火柴的小姑娘》就是当时底层社会的真实写照,但那个时期的儿童绘画里尽是美好的童年,这也映射了丹麦人或北欧人的价值观: 家庭是避风的港湾,保护私密生活又培养社会的合格公民。纯洁无瑕的童年生活是成年后灵感与力量的源泉。
Wilhelm Marstrand 《Waagepetersen一家》局部 1836年 SMK
Wilhelm Marstrand《Waagepetersen一家》1836年 SMK
这次展览中还有很多作品展示了艺术家画室的有趣真实场景,值得细细端详品味。
Wilhelm Bendz《年轻艺术家看着镜中的草图》1826年 SMK
一位年轻画家拿着刚完成的自画像草图,对着镜中的自己使劲打量。
Wilhelm Bendz《雕塑家在工作室》1827年 SMK
潇洒的雕塑家正在指挥模特儿摆出雄健的姿势。
Martinus Rørbye《画家Christian August Lorentzen》1827年 Collection Nivaagaard
画室中小憩片刻的老画家把眼镜推到头顶上,脚上穿着暖和的皮质软套鞋。
还有很多作品展现了普通的日常生活空间。在艺术家的慧眼观察下,最平凡的摆设也能上升至艺术品的境界。这幅《从艺术家的卧室望出去的风景》就是典型代表,两百年它成为丹麦艺术史上被津津乐道的作品。我们的眼睛先被窗台上的温馨盆花所吸引,阳光斜射进来,温暖宁静的气息,窗户上方挂着鸟笼和朴素的纱帘。透过窗子,我们不由自主将眼光望向远处的港口和船舶。
Martinus Rørbye《从艺术家的窗台望见的风景》1825年 SMK
你可以说这是一幅被“浪漫化”的日常场景。是的,一直到18世纪启蒙思想时代,欧洲的绘画里充满了宗教和神话,只有满腹经纶的人才能理解其象征和含义。从19世纪初起,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绘画更注重个人的情感感受,画面不需要去“分析”和理解,你只需要去直观地感觉。
艾科斯伯格《从门口望出去,奔跑的人》
1845年 SMK
街头奔跑的人群,介绍牌上说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要去看日食,一次罕见的天文现象。
有的画面甚至带着一丝幽默和风趣。下面这幅是刮风天顶风逆行的街头行人。那种舞蹈般的节奏和韵律感妙不可言!
艾科斯伯格《刮风下雨的街头》1846年 SMK
丹麦绘画的黄金时代正好赶上席卷全欧洲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潮流。他们的作品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但不可否认,丹麦人的绘画带有自己鲜明的独特个性。那是浪漫主义的抒情混杂着对家庭和个人自由美好情感的不懈追求。
海霞写于2021年3月23日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