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是通向未来的桥梁

Pub 1 419001 1600x1200 1

 

 

作者 |陈彦|转自“生态文明校园”

 

 

本文作者:陈彦,中欧社会论坛主席,国际生态文明大学创始人。

 

 

Chen Yan01 1

 

 

当代著名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在其最近出版的《教授生活之道》(Enseigner à vivre)一书的题记里提醒读者将德国思想家汉斯·尤纳斯(Hans Jonas)和法国作家吉姆·桑潘(Jaime Semprun)的两句话放在一起理解,这两句话是:

 

“我们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地球?”“我们为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后代?”

 

第一句话来自尤纳斯的名著《责任原则》(Le Principe responsabilité),第二句话则来自法国作家桑潘。这两句话本来没有联系,但经莫兰点拨,立刻画龙点睛地将教育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我们将什么样的地球留给人类的子孙?如果我们希望给后代留下一个可以持久的安身立命的地球,我们必须教育后代和我们自己,维护地球,保护生态。

 

 

Chen Yan01 2

 

 

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未来的力量,而在当今谈教育,毫无疑问不能离开生态这个主题。面对日益紧迫的生态危机,生态教育势在必行。更进一步说,生态教育也必定是一种生态文明教育。笔者将莫兰的书题译为《教授生活之道》,也正是为了传达莫兰所提出的“生活之道”与“生存之术”的区别。当今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传授给后代苟且生存之术,更重要的是面对社会,面对世界(地球)的伦理观与价值观,即生活之道。换而言之,这个有价值导向的“道”就是我们所指的生态文明。

 

爱尔兰诗人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有言,“教育并非装满空桶,而是点亮火炬。”教育不仅需要传授文化传统,科学知识,也要点亮被教育者心中的希望与激情。当今人类社会正处于文明的拐点。两百年来的工业文明虽然创造了辉煌耀眼的精神与物质成果,但奠基于以征服与掌控自然为基点的发展主义,也滋长了工业文明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并最终铸成今天空前的生态危机。为了应付生态危机,从技术层面,人类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以能源转型为基本内容的绿色转型。然而,即使说绿色转型为人类应对危机提供了技术路径,但人类要真正走出工业文明以来的生态陷阱,则需要拓宽视野和更新文明的价值观。从这一角度看,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应战生态危机的必须,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

 

 

Chen Yan01 3

 

 

在西方现有的话语系统里,尤其是联合国及教科文组织的系统里,关于生态教育的文件与论述其实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在这一话语系统中,虽然生态文明或生态文明教育等概念并没有出场,但其精神则是完全相通的。联合国从20世纪70年代在通过了关于生态教育(也称环境教育)的文件如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宣言》、1975年的《贝尔格莱德宪章》之后,在多次会议决议里都强调生态教育的重要性。1977年教科文组织在第比利斯召开的生态教育政府间会议更是对生态教育做了系统阐发,并明确提出生态教育是一种整体性的教育,必须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入手施行。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约请莫兰教授撰写了题为《未来教育所必须的七种知识》的建议书,直到今天此书仍然是关于未来与生态教育的独到论述。

 

莫兰所讲的七种知识包括:认知的盲点,确切的知识,人类的位置,世界的定位,应对不确定性,相互理解,人类伦理七大领域。这七大领域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莫兰按照其复杂思维方法,诊断现代社会整体状况并提出应对之道。莫兰是西方少有的具有自然科学背景而对教育与生态思想均有重大建树的思想家。他在《未来教育所必须的七种知识》一书和笔者在本文开篇所提的《教授生活之道》新著中所阐释的现代社会的症结即是生态教育问题,或曰生态文明教育问题。

 

莫兰认为,近代文明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知识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但由于这些知识分门别类,造成了学科之间的割裂和隔阂,因而也限制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认识的障碍和盲点,对整体及基本问题的认知尤其如此。因此,当代教育也应该从复杂思维出发,进行以学科交叉、重视专业知识间的连接并正视知识局限性为方向的改革。在此基础上,人类必须对自己的位置进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异同,人类整体的同一性和不同文化的相异性。在他看来,人无论是面对自然、面对社会,面对自我都呈现出其两面性和复杂性:如动物性与人性,精神与物质,理性与疯狂,逐利与娱乐等等。教育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人性并以此更新知识系统。莫兰近年一直提倡人类生态化,通过教育使人回到生态系统中来,重建人在其中的地球生态系统而不是与地球、与自然渐行渐远。

 

 

Chen Yan01 4

 

摄影:陈彦

 

 

从这一角度讲,莫兰的教育主张既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参照,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精神指引。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其为《未来教育所必须的七种知识》的序言中写道:“当我们瞻望未来时,关于我们的子女的、我们的孙辈的、我们的孙辈的子女的世界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但是我们至少对于一件事情可以肯定:如果人们希望地球能够满足居住在它上面的人类的生存的需要,那么人类社会将必须改变。因此我们应为建设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而努力。民主、公正和社会正义、和平以及与我们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应该构成这个变化中的世界的主导词。我们应该保证“可持续性”的概念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社区的指导方针、全球范围内的交往活动的基础。”无疑,民主、公正、社会正义、和平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价值都是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句话,生态文明教育既是连接我们当代人与后代的纽带,也是通向绿色未来的桥梁。

 

 

推荐内容:

 

中欧公民社会与应对气候变化
“中欧社会论坛”执行主席陈彦先生访谈录

 

视频链接:https://www.falanxi360.com/article/19563/

 

 

 

 

“中欧社会论坛”是怎么回事?

 

视频链接:https://www.falanxi360.com/article/19568/

 

 

 

 

以下为本站广告

 

 

Click Collect 1600x1200

 

 

 

 

本内容系 法兰西360 原创作品,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申请书面授权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号:
PietonDeParis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error: 此内容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