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Paris Plages/巴黎海滩”是一个成功的当代都市文化创新案例?
如今已有21年历史的“巴黎海滩”除反映了这座城市执政官的人文理念和政治勇气之外,还可以说是法国人高度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某种见证……
(本文首发于2015年7月)
作者 |让居易|© 法兰西360
与中国当政官员们的唯“鸡的屁(GDP)”是尊的情况不同,法国执政官的“青史留名”绝对得靠文化行动上的创新和建树。80年代初次执政的法国左派文化部长雅克朗(Jack Lang)一个“音乐节(Fête de la Musique)”的创意举措使他赢得年轻人们几十年热情不减的青睐,几乎成为法国“左右(政府)逢源”的“永恒的文化部长”。巴黎市的前市长德拉诺埃(Bertrand DELANOE)则凭一道“巴黎海滩(Paris Plages)”而一跃跻身于世界各国大都市最受人瞩目的市长之列。
而在全世界许多人的心目中,巴黎也有“海滩”,也因此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一已有21年历史,而且每年只是在夏天“昙花一现”地存在一个月的“巴黎海滩”除反映了这座城市执政官的人文理念和政治勇气之外,还可以说是法国人高度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某种见证。
设想一下:在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要把一条从卢浮宫至巴黎圣母院附近的长达3.8公里、平日车流不绝的“蓬皮杜快车道”变成热带棕榈树影婆娑、海滩伞成行、帆布躺椅鳞次栉比的“海浴疗养地”,这在视汽车为“上帝”﹑并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人眼里,岂不就是一种“发疯”行为么?
“巴黎海滩”的确是2001年首次当选的巴黎市德拉诺埃市长为首的左派市政府的一次“疯狂”举动。这项计划的初衷仅仅是对都市机动车交通管理的一个挑战,但由于其设计概念的非凡创意,却又实在称得上是一项具有社会人文意义的名副其实的“城市创新”艺术行为。
所谓“社会人文”意义,首先因为它是对当代西方“都市汽车文化”及其种种危害的一种大胆质疑。2001年—也即在“气候变暖”﹑“全国环保协商会议(Grenelle de l’environnement)”﹑“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增长”等概念尚未象今天那样流行的年代—新当选上台的巴黎左派市政府,上任伊始即把减少巴黎市内私家车交通,“把巴黎的马路还给行人”作为其施政纲领之一,而其具体措施之一,就是于每年夏天禁止车辆在巴黎塞纳河右岸滨江高速公路上通行,把这段两岸名胜古迹荟萃、风光奇美的城市高速公路临时变成能使巴黎人和游客能作“闲庭信步”和休憩的场所。
和其它世界大都市一样,巴黎市也深受汽车交通拥挤之苦。然而巴黎的悖论在于,虽然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车辆出入城区,但真正拥有汽车的巴黎居民人数却不到50%。所以,2001年7月塞纳河沿江高速公路首次实施禁车时,就有66%的巴黎市民赞同市政府的政策。
其次,市政府采纳“海滩”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那些不能去海滩度假的市民(据统计法国有40%人无条件外出度假)也能借此圆一圆海滩度假梦;这里自然也不难见出巴黎的“父母官”对贫困阶层市民的某种关怀和照应。
然而,把古老的巴黎市中心“改造”成象法国南部尼斯和戛纳那样一派地中海风情的“海滩”,非要有很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不可。
当然,巴黎人是从不缺乏“疯狂”劲儿和创造力的。而且,巴黎也已不是第一次经受这种令人惊喜的“整容”手术了:早在二十多年前的六月底的一天,路经凯旋门一带的巴黎人和各国游客,曾突然发现那条号称世界上最漂亮的香榭丽舍大道整个儿被变成一片麦田!一行行穗粒饱满的麦子连根带土被移植到了本来天天车水马龙的香榭丽舍大道上,硬是将巴黎这个现代化都市装点成一派“田园”风光。这便是当年法国政府教育部、文化部、农业部和巴黎市政府为了让“五谷不分”的巴黎市民了解天天吃的面包究竟如何而来而专门组织的一次“巴黎麦收”示范行动。
2010年5月23日至24日,另一项名为“Nature Capitale(“自然首都”或“生命攸关的自然”)的城市艺术行动,在两天之内,再一次把整条香榭丽舍大道变成名副其实的“田园(champs)”,引来两百多万(包括总统和第一夫人在内的)民众和游客的观赏。
埃菲尔铁塔附近的两个著名广场-战神广场(Champ de Mars)和特洛卡岱罗广场(Trocadéro)-也曾先后被改变成牛羊遍地的农牧场和白雪皑皑的山地滑雪站。
因此,巴黎已有这种“摇身一变,面目全非”的习惯。
2002年7月月21日,市政工人们第一次用25吨卵石、180立方米沙子在沿塞纳河高速公路侧道上铺出四个共约2000多平方米的“沙滩”,铺设了6公里电缆,安置了80棵从意大利购来的棕榈树、150顶沙滩伞、300把帆布躺椅、22个更衣小间和4个露天酒吧座……
在一切就绪之后,巴黎人便浩浩荡荡地冲着他们的“海滩”来了!
开放头一天,就有60万游客把三公里多的“海滩”大道堵得水泄不通。他们拖儿带女,成群结队,有的骑自行车,有的蹬“滑轮”鞋,有的拎着装有浴巾、防晒霜等全副海滩“烤晒”行头的“沙滩包”,而一个个都带着那种只有在南部地中海或西部大西洋海边度假胜地漫步时才有的喜悦;那气氛仿佛让人觉得是到了尼斯或布列塔尼海岸。
和各地的度假海滩一样,人人也都可以在“巴黎海滩”找到自己的乐趣:亲近太阳的男男女女换上泳装,抹上防晒油,找张躺椅或就地铺上浴巾,旁若无人一丝不苟(还不至于“一丝不挂”)地“烤”晒起来。喜欢热闹的,则可玩滚球、沙滩球、微型高尔夫球、或者听音乐会、看舞蹈或马戏表演:巴黎市政府共为“海滩”配套准备了70多场各类文化体育表演活动;而且全部活动,包括借用自行车、滑轮鞋,一概分文不收。当然,唯一的遗憾是,为了避免男女市民个个浑身长疱有碍观瞻,巴黎市政府明文禁止下塞纳河游泳。巴黎老市长、前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多年前所作的关于治理塞纳河污染,使巴黎人尽早能在那儿游泳的诺言看来一时还难成现实……。
自从2002年7月首次开放获得空前成功之后,“巴黎海滩”年复一年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度假旺季接纳巴黎人和各国游客,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前几年延伸到了19区的维莱特水池(Bassin de la Villette),新辟了水上游乐运动项目,今年(2015年)干脆还把“海滩”搬离河岸,设到了第14和第20区的两个体育中心之内!
每年向公众推出的“海滩”文化娱乐节目更是花样翻新,从沙龙交谊舞﹑帆布划子(Canoé-Kayak)﹑尤克里里(Ukulélé)﹑水果冰沙(smoothies)作坊﹑Indetendances流行音乐会至太极拳﹑蹦床(trampoline)﹑娃娃足球﹑滚球赛(pétanque)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甚至连卢浮宫都“按捺不住”,近年来连续在“巴黎海滩”上向公众展出作品。今年,一个名叫“Les Ateliers Moshi(墨士作坊)”的机构还在“海滩”推出了极具创意的“Philo-ArtisTIC(哲学与通信技术艺术)”作坊,其目的是以游乐形式启发6至13岁儿童的哲理思考和艺术创造兴趣,通过一个哲学问题,引发一场辩论,然后让孩子们通过智能手机或iPad等TIC(通信交流技术)数码工具,完成一个艺术作品作为这一哲学思考的答案……
不仅如此,“巴黎海滩”的声誉也已远远超越巴黎界限,而演化为“城市海滩(plage urbaine)”这一都市文化创新的崭新概念,并迅速被世界其它大都市所效仿。如今,比利时布鲁塞尔﹑意大利罗马﹑荷兰阿姆斯特丹﹑匈牙利布达佩斯,甚至连日本东京都已有了自己的“城市海滩”!
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法国人对这类介乎于节日、展览或演出的公共活动的经久不衰的高昂兴致。
法国人好玩,喜欢看戏凑热闹是人所皆知的。他们甚至都曾有过(当然现在谁都不再引以为傲)连杀头的热闹都争着看的历史:随着吉约坦(Guiotin)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发明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断头台”,法国的“杀头艺术”也曾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据说,当年在协和广场把犯人送上断头台时,那场面之隆重、礼仪之周全,使人简直忘记究竟在看戏还是在看行刑;广场四周的房主也因此能靠高价出租凉台充当剧院包厢而大发横财!当然,这种带血腥的热闹场景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不再重演;但是,法国人与生俱来的爱热闹天性却丝毫未改。
而作为法国人的精髓,巴黎人则更是“玩风”纯正,熟谙“逢场作戏”之道;这其中最难能可贵是,他们懂得领会和欣赏概念及其所暗示的诗意和艺术境界。不然,如若人人都只是实头实脑地信奉“实际主义”,那又有谁会对这宽不足两米的“砂砾地带”产生兴趣呢?
有一位美国游客在目睹了“巴黎海滩”人头济济的盛况之后,对媒体记者大发感慨道:“巴黎人真是比美国人可爱。你告诉他们这里是海滩,他们就真的光着膀子来了;如果你明天告诉他们这里是雪山,他们又一定会扛着雪橇来!”
这大概也是对巴黎市民选官员与市民之间在想象与创造力方面的“互动”和“呼应”关系的最好写照吧?!
以下为本站广告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申请书面授权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号:
PietonDe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