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伏尔泰?伏尔泰说什么来着?
原文标题:“一场疫情 让多少人反目”
一场疫情 让多少人反目
作者 || 浪激天涯
“日久见人心 路遥知马力。”
这个“久”不只是时间的长度,这个“遥”也不只是距离的跨度,它更多地包含了经历的事件的密度及强度。
最近,链女、疫情、战争接二连三,这个密度及强度大概是最近几十年之最。于是一些不可“理喻”的事就比往常倍增了。
最常见的就是,“三观不合”的朋友、同学反目了(不一定成仇)。
我自己遇到了朋友反目。
朋友从我的诗歌《空城》里读出了对上海疫情的影射。而我写诗的时候根本没这个联想,经他一说再去读,也能勉强对上号。但我也没有更耐心地和朋友解释。因此这个反目只能算个例,不具普遍意义。
昨晚休息前看见朋友圈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朋友说同学群炸锅了,因为对疫情的看法不同。他没具体说,只是写了一首诗,提到了伏尔泰。我大致就明白是同学们不能容忍不同意见。
于是就有想就此说点什么的冲动(最近忙于工作,很久没有写作冲动)。
诗歌节选截屏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说到伏尔泰,首先就想到这句话,明快易懂。是不是他说的已经不重要了。
易懂,绝不等于好做。
在各种权利边界模糊的文化语境里长大的我们,思维极其单向度(与马尔库塞的“单向度”不同,但也可以异曲同工地类比),即,你同意我就是朋友,你反对我就是敌人。即使后来在各种权利边界相对清晰的西方生活多年,不少人仍然抱着单向度思维不放,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我很久不在微信群里说话了,就是因为曾经多次遇到过“群殴。”
在某些群,有人认为你是“五毛”,在另一些群,有人认为你属于“境外势力”至少不爱国。而你,仅仅只是你,不同的人看你却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为什么?
只是因为你对某一件事的看法刚好与“五毛”接近,而对另一件事的看法又和某些“外媒”接近。但他们在乎的不是具体事件,而是你这个“人”(虽然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看重“人”)。
“一言定终身”于是你就被标签成既是“五毛”又是“境外势力”。
质疑一个人不爱国,就好比质疑一棵树不爱扎根的土地一样。但不要混淆这几个概念:国家,政府,政党。
质疑一个人是“美粉” (当然,不排除有真的境外势力),就好比质疑那棵树和路过的风是一伙的,因为他们曾点头致意还握过手。
质疑一个人是“五毛”就好比质疑那棵树那么青绿是因为与刚下过的雨有暧昧。
在某一种观点占多数的群体,占少数的其他观点是很难与“主流”观点理性碰撞的。
往往不善于辩论的群体,也不善于区分事实与观点,但却善于人身攻击,并会快速地得出道德判断。因为道德判断不需要太多的理性思考。
三两次后,我得出一个结论:理性是昂贵的奢侈品。
理性,是在不具备“知道”的情况下(知道火会烫手后,就不会再拿手去试火),利用逻辑推理将各种信息包括数据串联起来,得出相对合理的结论。这就需要接纳不同面向的信息,也即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当然,还有超越理性的“知道”,比如“奋不顾身”的行为,那是心灵层面的“知道”(那样做是好的)决定的。
(再理性的人也是情感动物,也受制于心灵层面的“知道”。)
一个理性的人至少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具备开放的心态,具备包容的气质。
于是,遵循“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原则, 我“理性”地退了不少群。
在以“人多势众”为价值判断的群体里,“打赢”的胜算不大。那么最省力的办法就是跑,既不“五毛”也不“境外势力”,退出非黑即白的场域。
王小波有本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特别推荐给偶然读到我这篇短文的读者。你不一定完全认同他,但一定有你莞尔一笑的对接。
今天尤其推荐《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2022-04-16
名言名句
力量优先于权利。
La force prime le droit.
—— 奥托·冯·俾斯麦 (De Otto von Bismarck)
以下为本站广告